体育在南开 | 张伯苓语录

14Apr

Posted on Apr 14, 2025

_0
_1
_2

他曾说过:“不懂体育者,不可当校长”;

他曾被誉为“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”;

他秉持“教育救国”的信仰,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大先驱......

张伯苓作为中国近代的体育家、教育家在体育教育实践中,留下了许多睿智格言,在今天读起来仍富有教育意义。

对体育的重视

当晚清的知识分子还是一袭长袍马褂、一步三摇时,张伯苓便早早地看到了我国体育教育的空白,开始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性。南开学校创办后,他更强调:“南开学生的体质,决不能象现在一般人那样虚弱,要健壮起来”。

德智体三育之中,我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。

——1916年5月10日,在修身班上的演讲

体育一科现时急宜注意。体育发达非啻身体之强健已也,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。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,道徳高者宜有健全身体。

——1916年8月23日,在修身班上的演讲

强我种族,体育为先。

——1926年11月,题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

注重体育教育

张伯苓要求学生进行跳高、跳远、踢球、赛跑等各项体育锻炼,还言传身教,经常与学生一起踢足球,不时亲自带领学生参加比赛。在张伯苓校长的倡导下,体育教育在南开开展得风风火火。

(张伯苓校长为学生足球赛开球)

从根本起改造体育,从根本起注重训练。训练应不仅为个人的训练,切实作团体的整个的计划;依科学方法,精密分析。

——1930年5月31日,邹韬奋:《张伯苓氏之沉痛演说》

全国各校,自小学起对于体育便应定为必修科目,而且规定体育上的必要设备,那将来才可以产生多量的杰出人才。

——1930年6月10日,《东游兴感》

凡一学校,苟无运动场,即不及格,予以处分。对体育教员资格亦加以检查,如此体育方能注重。

——1931年3月3日,与《大公报》记者的谈话

义务教育之推进,乃当今之要途,其中包括体育,并不应与体育分开。训练受教者,不但使其识字,更当使其活动。执教者,须知几种基本活动,以训练学生身心之健全。一方采取他人之成方,另一方更当速自研究,以期有较速之进步。

——1935年9月,《体育与教育》

各学校应当设置宽敞的运动场,并且注重团体的而不是少数人的体育,其教材与设备,都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,不但学生必须参加运动,即校长、教职员,以至理化、国文教员,也要以身作则,极力赞助,以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。

——1939年12月,《学校训育问题——在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的讲演》

张伯苓提倡体育的普及——年龄上的普及、项目上的普及、设施上的普及与方法上的普及。上述观点提出虽早,但在如今社会仍有相当的现实指导意义。

富有体育精神

张伯苓格外注重体育运动对于精神修养的提升。他本人便拥有着饱满的体育情怀,因此也时常强调体育精神的重要性。

造国民为的是教男男女女的都有力量。做事力量,可分两种是身体的力量,二是精神上的力量。增长身体的力量,是在锻炼。

——1929年9月24日,在南开学校女中部及小学部欢迎会上的演讲

仁侠运动员的精神,是包括一种高尚义侠的精神,诚实公平的态度,及有礼貌、有忍耐、有谦逊、有节制的生活。

——1929年10月17日,《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一览》

借运动会提倡合作,球类运动就是团结好的教训。运动会有许多好处。

——1935年11月15日,《参加全国运动会之感想》

(远东运动会足球赛上的中国队员)

体育的精神、体育的价值、体育的内容很富丽。我的理想是以体育来管理学校,因为教体育中间可以振作学生的精神,规正学生的品德,内容富丽极了。

——1937年5月5日,在四川省教育厅中小学体育研究会欢迎会上的演讲

最要者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,尤重在体德之兼进,体与育并重,庶不致发生流弊。故体育、道德及运动精神,尤三致意焉。

——1944年10月17日,《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》

比赛固然要求胜利,但体育道德和精神,较之胜利尤为重要。如胜利得来,不以其道,虽胜亦耻。

——1956年 祝步唐《伟大的伯苓先生》

让体育之风吹进中国社会

张伯苓不仅仅将体育教育的目光放在校内,怀抱“体育救国”理想的他深知全民运动的重要性。

唤起全国民众对于体育上增加兴趣也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。

——1930年6月10日,《东游兴感》

不应只限制学校体育,应注意校外,学校之范围太趋狭义。学生在校有一定期间,出校后,即不能再谋进步,故必须提倡业余运动。

——1931年3月30日,在华北足篮球赛大会闭会式上的演说

运动的范围,不宜限于学校,应该推而广之,须普遍于全社会,使它有社会性才对。换句话说,即是社会的农工商各界,都要自己出些款,皆凑和人才来,组织业余团体,常比赛,多练习。

——1932年2月6日,《今后之我国体育》

体育之提倡,务求普遍,以全体国民为对象,单独造就少数选手,固不能视为体育之进步也。

——1935年8月3日,与《大公报》记者的谈话

国民体魄衰弱,精神萎靡,工作效率低落,服务年龄短促。原因固属多端,要以国人不重体育为其主要原因。

——1944年10月17日,《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》

他与全国体育界的进步人士于1924年一同创立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,旨在以全国性的体育团体推进全民体育的发展,并统一筹办全国性的体育活动,进而提高国家体育水平,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争光。该组织在1960年以前对外代表“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”。

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员合影(前排右三为张伯苓)

让中国体育走向世界

张伯苓是奥运会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之一,被誉为“中国奥运第一人”。在中国体育事业尚未起步的时代,他便对我国的奥运事业抱有很高的期望。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是他毕生的梦想。在1907年天津城市运动会的颁奖典礼上,张伯苓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,那是一个让今天中国人依旧难以忘怀的声音。

“此次运动会的成功,使我对吾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。去年雅典奥运会期间,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奥运选手技术水准很差,得奖希望渺茫,但他们仍然派许多选手参加。照此看来,我国应立即成立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队。”

(1908伦敦奥运会)

今后吾国体育改进,拟有治标治本二法。治本即自中小学起施行强迫体育教育,养成青年体育之爱好;治标即常与本国或外国队作长时间多次数之比赛,借增经验,而免怯阵。二者并进,再益以精良训练,将来自不无成效可言。

——1931年10月24日,《体育丛书)序言》

国内体育虽见进步,然较诸其他各国进步之速,实足令人不寒而栗。我国体育之瞠乎人后,诚堪伤心而惭愧者也。故我们不能自足,仍须继续努力,此为全民族之问题,并非只造就几个好体格的运动员而已。所以,我们应以最后的努力,使大家体格强健。

——1935年9月,《体育与教育》

最近世界运动大会,中国完全失败,但是我们不要灰心,这正是给我们一个刺激,使我们此后更加努力锻炼!我曾说过:“失败不怕!只要不是世界末日,我们总有希望。” 我国健儿此后自当努力干去!……我们应一致依照这种精神努力向前!我中华民族一定能复兴!

——1936年11月21日,在重庆南渝中学学生集会上的讲话

张伯苓老校长是一个将“教育救国”作为毕生的信念爱国者,是一名有预见性、有行动力的开拓者,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奠基人。他百年前留下的话语如今仍然振聋发聩,具有很强的警醒与指导作用。

“强我种族,体育为先。”让我们一同追寻老校长的足迹,野蛮体魄、文明精神,在体育育人的道路上奋勇前行,走出南开人的风采!

原标题:《体育在南开 | 张伯苓语录》

Leave a comment

COMMENTS
Naomi Wiegand

新颖的立场观点,值得收藏。

On February 14, 2025, 00:55

Domenick Johnston

详细的思路观点,让我受益匪浅。

On February 19, 2025, 13:32

Rick Green

独特的思路论证,需要多读几遍。

On February 23, 2025, 06:00

Friedrich Mante

深刻的思路结构,令人耳目一新。

On February 25, 2025, 08:31

Veda Christiansen

生动的主题和立场论证,需要多读几遍!

On March 05, 2025, 21:31

Maribel Tillman

透彻的立场内容,需要多读几遍。

On March 07, 2025, 22:59